马斯克没来中国,基辛格来

日期:2023-05-12 17:08:01 / 人气:176


今年3月底,苹果CEO库克出现在北京三里屯,立刻被手持安卓手机的粉丝包围,微笑着与他们合影。
库克此行是为了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除了库克,还有几十名外国高管参加了会议,包括宝马公司董事长奥利佛·齐普斯和三星电子总裁李在镕。
虽然会议已经结束,但外国高管来华潮仍在继续。
据界面新闻援引路透社报道,消息人士称,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将于5月底访问中国,参加在上海举行的活动。
4月中旬,美国半导体巨头帕特·基尔辛格低调访华,期间会见了有关部门的高级官员。
在中美科技大战如火如荼,政治关系降至冰点的当下,基辛格此行颇有“破冰”之意。52年前,正是又一次亨利·基辛格秘密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路。
4月12日,基辛格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上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英特尔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与其他同行相比,基辛格已经晚了。在他来中国之前,荷兰高通和ASML半导体工厂的首席执行官们先后访问了中国。
从贸易战到今年年初的芯片法案,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在科技领域与中国“脱钩”。然而,今年美国企业高管来中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变量对中美角力的影响逐渐显现。
01
杰米戴蒙(Jamie Dimon)即将成为外国高管“访问代表团”的新成员。
大多数人都不熟悉杰米·戴蒙这个名字,但大家都知道他背后的公司——摩根大通。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金融巨头拥有3.7万亿美元的总资产。
与国内同行相比,摩根大通总资产的绝对值与中国银行相差无几,重要性不言而喻。
摩根大通最新的大动作是收购1000亿美元的第一道达尔银行,这是美国银行业危机的最新受害者。
作为一家万亿美元级金融机构的CEO,并且在银行业危机中有所建树,杰米·戴蒙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金融业的意志,因此他的此行受到了外界相当大的关注。
杰米·戴蒙并不是美国唯一一个对中国“好”的金融精英。当地时间5月6日,美国知名投资人查理·孟格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美国和中国相互需要,中美合作符合共同利益。
“我们应该与中国友好相处,与中国进行大量自由贸易,这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芒格说,对于美国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芒格用了“愚蠢,愚蠢,愚蠢!”(愚蠢地)去攻击。现年99岁的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正是在他的“安利”下,巴菲特决定投资比亚迪。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开放,外商在华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些金融精英的言论表明,面对危机,一些群体希望通过对话与合作来解决问题。
02
在金融领域之外,美国科技公司与中国关系密切。
例如,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OEM行业一直在增长。目前,苹果90%以上的硬件产品在中国生产和组装。
但由于产业链配套和招聘等问题,供应链的转移不会一蹴而就,这也是库克一方面想把供应链转移到印度等国,另一方面又积极访华的原因之一。
此外,荷兰ASML公司全球总裁温宁科、三星电子总裁李在镕、高通CEO安蒙等半导体巨头高管几乎与库克同时登陆中国。
奇怪的场景就这样上演:一方面,中美科技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希望在芯片等领域保持对中国的优势,推动制造业回归;然而,另一方面,相关公司的高管却向中国示好,希望维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库克在访华期间表示:“我们与中国一起成长,这是一种共生关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亨利·基辛格表示:“英特尔中国是英特尔的战略重点。英特尔对中国、中国和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有着长期的承诺。”
其实类似的声音一直都有。在贸易战开始时,华为受到制裁,高通和TSMC都申请将供应禁令推迟120天。
当然,这些举动背后的主要动机是商业利益。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为178.12亿美元,占总营收的近20%;2022年,英特尔中国营收为171.25亿美元,占全球总营收的27%。对于很多跨国公司来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市场。
03
中国市场在报表中的存在感很高,这让跨国企业的高管们无法忽视,只能务实。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包括苹果在内的许多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多蛋糕。
对许多跨国公司来说,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983年的9.2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734.8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工厂”,为全球制造企业提供完整、高效、高性价比的供应链。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外企实际上享受了生产和消费的双重红利。
近年来,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退出中国,转移到东南亚,符合资本流向低成本地区的规律,但即便如此,这些投资大多没有离开中国供应链的辐射范围。
此外,正如库克提到的“共生”关系,如果没有之前对外国公司的让步来吸引外资,中国很难有现在的产业链地位。因此,一方面,外国高管频繁访华;另一方面,国内政商界也在积极为这种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
在这一点上,中国政商界和美国商界的态度是一致的——合作符合共同利益。
特斯拉在中国的重仓就是一个例子。上海工厂将特斯拉从“生产力地狱”中解放出来,特斯拉成为国内车企发展的催化剂。今年年初,特斯拉宣布在上海建设储能超级工厂,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投票。
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中国新工厂的消息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传闻中的“马斯克中国之旅”至今没有下文;英特尔CEO基辛格4月中旬来华的消息很少被外媒报道。美国企业高管都在主动或被动降低向中国示好的调门。
当两国政府关系降至冰点时,商业精英只能通过“走钢丝”来试图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以维护资本在两个市场的利益。
参考资料:
美国商界领袖:中美合作符合共同利益。
“外企高管访华潮:背景与内在动因”人民论坛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中国仍是英特尔的重要市场
库克来北京和苹果离开中国的智慧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获悉,数千名外国投资者将在本月访华期间出席全球中国峰会”

作者:百事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2020 天启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