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受不了了,赛勒斯会另谋出路

日期:2023-05-12 17:08:36 / 人气:186

作者:编辑:周
赛勒斯,亮点在消退。
前两天,以“威小李”为代表的造车品牌陆续交出了今年4月的销量成绩单。在蔚来、小鹏、理想、极氪等多个品牌实现同比增长的背景下,赛勒斯成为为数不多的销量下滑的品牌。
根据赛利斯官方数据,该品牌上月共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6917辆,同比下降19.12%。其新能源品牌AITO当月的表现并不是很乐观,仅实现4585辆,不仅在4月份新能源品牌销量中排名中游,与去年销量相比也大幅下滑。
作为赛勒斯和华为共同打造的新能源品牌,AITO在去年诞生之初就备受关注。上市后,其两款产品M5和M7迅速展现出爆款特征,使其仅用87天就实现了月销量过万的目标。
然而好景不长。2023年,AITO品牌的月销量开始下滑。今年1-4月,M5和M7轿车的月总销量不超过5000辆,远不及去年一辆车的月销量。
AITO品牌销量下降主要是因为行业竞争加剧。特斯拉的多次降价使爆款产品Model Y的价格达到了M5的价格带。全球的M7也一直在和L7、L8等新品竞争,华为品牌给AITO带来的红利正在慢慢消失,以至于有“华为没有产品竞争力就拿不下AITO品牌”的声音。
看到AITO品牌的销售支柱已经走下坡路,塞勒斯开始寻找另一条出路。
今年3月底,赛丽斯旗下的重庆赛丽斯蓝电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脚踏实地,服务中国人出行升级的新能源品牌”,成为品牌的定位。
Blue Power旗下的首款机型Blue Power E5也已同步上市,即将发布。车型定位为中型SUV,根据不同版本定价为13.99-15.19万元。
与AITO品牌不同,Bluepower并未与华为达成智能选车合作,但Bluepower E5也搭载了华为的智能汽车技术。除了与华为的合作,Bluepower E5在动力模式上选择了插电式混动,技术提供商是比亚迪。
如此“强强联手”,该品牌被外界视为继AITO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又一张“王牌”。那么,BlueTV品牌能否承担起推动Celeste发展的重任?
01
AITO品牌销量:已从亮点下滑
作为赛勒斯的销售支柱,AITO品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本月初,AITO品牌和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布了各自上月的销量数据。AITO品牌上月共实现销量4585辆,同比增长41.29%,环比增长24.63%,但整体销量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销量排名中处于劣势。
据在线旅游不完全统计,比亚迪和特斯拉中国分别以20.95万辆和7.58万辆位列上月部分新能源品牌国内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位,广汽爱安、理想、氪和蔚来分别以4.1万辆、2.57万辆、8101辆和6658辆紧随其后,占据第三至第九位,而AITO仅排名第十位。

2023年4月,部分新能源品牌销量排名,数据来自乘联会,在线旅游测绘。
AITO品牌在销量上的不利发挥其实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了。今年1月,该品牌实现了4475辆的销量,与去年12月的10143辆相比下降了55.9%。在当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中,AITO也落后于比亚迪、特斯拉和韦小立。
2月和3月,AITO品牌的月销量分别为3505辆和3679辆。加上上个月的4585辆,可以看出该品牌今年前4个月的销售业绩都没有超过5000辆,月销量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并没有占据太大优势。
品牌层面不占优势,涉及到产品,情况同样尴尬。
目前,AITO主要销售两种产品,即文杰M5和文杰M7。根据在线旅行观察,前者产品今年前三个月的销量分别为2732辆、2298辆和2292辆,可见基本没有超过3000辆的。
在M5所在的中型新能源SUV细分赛道中,这款车型与同赛道的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唐新能源、蔚来ES6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月销量排名在5-10位。
与M5相比,M7的销售表现更差。今年前三个月,这款车型的月销量基本都在1200-1700多辆的水平。另一方面,同赛道的L7和L8这几个月的月销量都维持在6000-8000辆左右,差距明显。
AITO品牌今年整体销量下滑,引发了业内对该品牌的讨论。之所以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也是因为AITO品牌去年和今年的表现可谓“亮点和低谷”。
2021年底,天界与华为联合发布新能源品牌AITO,定位为高端智能,正如其品牌名意为“为汽车添加智能”。
随着该品牌的前后脚发布,还有M5模式。作为AITO品牌的第一款产品,华为对其大力支持。不仅华为DriveONE平台和鸿蒙系统系统构建动力系统和汽车系统,华为还大量参与汽车设计,以至于华为汽车BU CEO余承东称之为“堪比百万豪车的产品”。言外之意是,他非常看好M5。
得益于华为的诸多能力,M5自去年3月上市以来确实表现出了不错的销量。
上市当月,该款车型月销量突破3000辆。此后月销量逐渐上升,月销量基本超过5000辆。截至去年底,M5已实现5.6万辆的年销量,一度被业内和国外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款产品之一。
在M5贡献销量的同时,塞勒斯和华为在去年7月发布了AITO品牌下的第二款机型——M7。相比于主打中高端市场的M5,这款车型主打高端市场,其售价也定在31.98万-37.98万元。车型定位为中大型SUV。
或许是因为M5的爆炸,余承东更高调的推出了M7。他不仅在介绍中使用了“世界最强,没有之一”等诸多口号,还将M7与BBA、迈巴赫、特斯拉Model Y、理想L9进行了对比,以至于有“余承东为了让M7有销量,甚至对比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声音。
这种“搬运货物”被证明是有效的。去年9月和10月,M7的销量是中大型新能源SUV细分赛道第一,年销量达到2.1万辆左右。
然而,如此好的销售场景并没有在今年延续。相反,上面提到的M5和M7的销量陷入下滑趋势,拖累了赛勒斯的整体销量和业绩。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赛勒斯营收50.91亿元,同比下滑0.79%;归母净利润亏损6.25亿元,同比下降25.51%,可谓“不增收不增利”。

赛勒斯2023年第一季度部分业绩,截图自财报。
曾经是赛勒斯主要销售支柱的AITO品牌,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拖油瓶”。在业界看来,或许华为带来的品牌红利已经消耗殆尽,已经无法撬动AITO品牌和销售的发展。
为了改善颓势,赛勒斯开始另寻出路。
02
蓝色力量品牌,赛勒斯的“B计划”
与AITO相比,赛莱斯特的新能源新品牌使用了一个更流行的名字——蓝色动力。
今年3月底,赛勒斯发布了一个名为“蓝色力量”的新品牌。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该品牌采用了类似特斯拉品牌的logo设计思路。
众所周知,特斯拉产品正面的“T”标志来自特斯拉英文名的首字母,也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蓝色力量品牌的标志看起来像一个大写字母“e”。根据蓝电官方介绍,这个e来源于“电”的首字母,意为专注新能源,涵盖混合、纯电等多种能源形式。
“E不仅是电的意义,更是万物互联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成为E时代万物互联生态的建设者。务实、时尚、新能源、升级是对蓝动力品牌定位的概括。”重庆赛丽斯蓝电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先明在发布会上对此进行了解释。
或许是为了让大众更好的了解这个品牌,该品牌的首款产品蓝色动力E5也在同一时间正式亮相。
从外观上看,蓝色电动E5的车身尺寸为4760mm/1865mm/1710mm,轴距为2785mm,属于中型SUV,与同类型中型SUV在尺寸上基本没有区别。车身前脸采用了大范围的进气格栅和贯穿式日间行车灯。为了迎合前脸和车尾,还采用了贯穿式尾灯。
内饰层面,Bluepower E5采用了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流设计,包括全液晶仪表盘和超大中控屏的双屏,简洁干净的内饰风格。
或许是因为我们希望Bluetronic E5早日上市,这款机型的研发要快速高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相比其他品牌自主研发的产品动力架构和软件系统,Bluetronic E5的两项能力都是由外部供应商提供的。
我们先来看看动力水平。根据Bluepower官方介绍,Bluepower E5采用了比亚迪的Foday电动混合动力技术。具体来说就是搭载1.5L高效插电式混动发动机和DHT300电混动系统。在最大功率81kW的发动机和最大功率130kW的电动机的配合下,0到100km的最短加速时间为7.4秒。
插电式混动车,续航里程也是考核标准。根据官方数据,蓝色动力E5分为两个版本,分别是纯续航100km的NEDC畅享版和110km的旗舰版。虽然续航里程不同,但两款车型搭载的电池也来自不同的厂商。100km的畅享版使用郭萱高科的电池,110km的旗舰版使用vision power。
按照赛莱斯特官方的话说,蓝电品牌是一个全新的能源品牌,寓意与AITO品牌不同。但从软件体系来看,BlueTV品牌还是和华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蓝电E5的智能座舱能力成为蒋先明介绍这款车着墨较多的方面。据他介绍,该机型的智能驾驶舱可以实现无缝移动导航循环、多路唤醒、智能场景交换、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等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得益于蓝电E5搭载了华为HiCar 3.0系统,也因此蓝电E5成为了蒋先明口中的“首批搭载该系统的量产车”。
为了不与AITO品牌销售的车型(如M5和M7车型)竞争,兰德电气E5的定价明显有所区别。根据版本不同,定位区间分为13.99万-15.19万元,可见后者更侧重于低端市场,与侧重中高端市场的AITO有一定价格距离。
上市后的销售方面,蓝电也将自建新渠道。据蒋先明介绍,在渠道方面,蓝点品牌将构建贴近用户的综合渠道模式。今年将建成160个配送中心和340家体验店。
在业内看来,蓝色动力品牌将采用更低的售价和新的渠道。除了与AITO品牌区分之外,还想以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打动消费者,让自己的产品承担起走量的重任,进而在AITO品牌增长乏力的现状下,带动赛莱斯特的整体销量增长。
在这方面,Cyrus的未来与全新品牌Blue Power的发展紧密相连。
03
蓝色力量,你能帮助赛勒斯自救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AITO品牌为什么会进入销量增长的困境。
对于一个汽车品牌来说,能够影响销量变化的因素并不多,主要包括产品本身是否有优势,线上线下的渠道支持,以及整个汽车市场环境。
再来看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环境。一般来说,每年的1、2月份都会受到春节等节假日的影响,各汽车品牌的销量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3月份开始销量就会恢复正常。加上今年国内疫情的有效恢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环境有所回暖。
因此,AITO品牌下的杰杰系列车型销量增速放缓,与整体市场环境关系不大。
回到AITO品牌本身,让我们先来看看产品。至于M5,连线旅行曾经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认为这款车型无论是外观、内饰设计还是产品性能都没有太多亮点,几乎是华为智选SF5的一个变化。
至于M7,虽然与M5相比,它在动力性能和智能上有所提升,但关键问题是前者没有明确的产品定位。互联出行在《余承东再问M7:对标全同行,匆忙做出爆款》一文中已有详细分析。
尽管存在这些不足,但华为对这两款机型的R&D、销量和渠道都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甚至对于汽车M7,外界都认为是华为主导的产品,以至于在华为品牌红利下,这两款产品在去年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但这不是产品力本身获得的销量,很容易被其他同样赛道更有实力的产品抢走。
以客户M7所在的新能源中大型SUV赛道为例。去年9月和10月,客户M7在该子赛道单月销量第一,这一销售业绩也被AITO品牌宣传以体现自身优势。
好景不长。随着同为中大型SUV的理想L8在去年11月份的交付,这款车型迅速超越了轿车厂商M7,在上市第一个月就在这一细分赛道销量排名第一,而轿车厂商M7则在当月销量排名中跌至第三。
M7曾经的优势随着今年3月理想的另一款中大型SUV L7的交付而进一步被夺走。当月,理想L7和L8分别以7702辆和6224辆位居销量前两位,而Q 7则跌至第五位。
除了产品之外,销售渠道也成为影响该系列产品销售变化的主要因素。
M5和M7上市后,主要线下销售渠道由华为门店支撑。据第一财经等媒体报道,华为门店的很多销售人员有时会用“华为问世界”的口号来促销。AITO品牌今年也使用了“华为问世界”作为宣传材料。
到3月底,华为发布内部文件强调“华为问界”等宣传词不能出现在车辆销售宣传中,这些带有“华为问界”关键词的宣传资料很快被下架。“华为处理此事后,彻底堵住了AITO品牌想靠华为品牌换取销量的想法,进而会对AITO品牌的销量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很正常。”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连线之旅说。
正因如此,赛勒斯推出了一个新品牌——蓝色力量(Blue Power),来帮助他们扭转局面。但赛勒斯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在产品层面,蓝色电动E5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并没有太多的亮点和新意,比如业内主流的隐藏式门把手或者车内多屏联动,都是这款车没有见过的。反而还在使用传统燃油车上才会出现的中控面板形式,整体内饰看起来和燃油车差别不大。
在目前主流新能源汽车0到100公里能在3、4秒内加速的情况下,Bluepower依然保持7秒的能力,加速性能很难占据优势。
蓝电E5搭载了比亚迪和华为的技术。虽然可以作为宣传噱头,但也会成为这款车型销量的障碍。因为在电混动技术方面,涵盖了比亚迪的很多车型。比如与Bluepower E5同轨的比亚迪唐鑫能源,搭载的是比亚迪的DM-i系统,性能比前者高很多。
这同样适用于华为。目前Bluetronic E5只搭载了华为的华为HiCar 3.0,未来这个系统必然会搭载其他品牌。同时,相对于搭载华为整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产品,如极狐、Aouita等,Bluetronic E5能否凭借这些产品抢占优势还是未知数。
因此,在张翔看来,从各方面来看,BlueTV E5未必能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占据主导地位。反而会牵扯到很多主流产品的围攻,事后应该很难创造太大的销量。
蓝色动力E5现在已经上市了,但是在多位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被在线旅游问到品牌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不太了解这个品牌,甚至有些消费者根本没听说过,可见蓝色动力的品牌力也比较弱。
赛勒斯这几年被很多人当成代工厂,品牌也一直强调“不是代工厂,也不会是代工厂”的口号。为了验证这个口号,仙界推出了蓝色动力这个品牌,并上市了蓝色动力E5。但基于以上分析,连线旅游认为,仙界可能很难改变目前的颓势,更别说正名了。
对于一个汽车品牌来说,想要证明自己在行业内的实力和话语权,就需要建立自己的产品力和品牌力,而不是依附于其他品牌。随着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的加剧,留给赛勒斯突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作者:百事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2020 天启娱乐 版权所有